猫咪为什么会感染绦虫?
猫咪的绦虫病是由寄生虫——绦虫寄生于猫的小肠内引起的。 绦虫呈带状,全身包被着一层由角质层构成的纤维膜,里面有许多横膈膜将身体分成许多节,每个节上生有许多小钩和倒刺,用来固定和蠕动。中间有一个中空的圆柱体,上面有环形凹槽,里面充满液体,称为唾液腺;在圆柱体的顶端生有一对吸盘状的口,下面连接一个复杂的消化道,肛门在体节的末端。整个身体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体节构成,当它蠕动时,就像一条蠕虫在游动一样。 绦虫的身体经过一系列的演化,使得自己的身体适应了不同的环境,从而在宿主身上开始了它的旅程。首先,当一条绦虫卵落入宠物主的手心、脚心或其他皮肤皱褶处时,卵中的幼虫开始发育并离开卵壳。由于人的手掌、脚掌以及其他部位经常接触外界,因此这些部位的毛刷功能就非常重要,它们可以将附着的幼虫刷落下来,随同皮屑一起进入体内。当宠物舔自己的手脚时,就被自己吞进了肚子。
有些幼虫能顺利地通过消化道的屏障而进入小肠,在那里发育为成虫。虽然人进食的时候有时会不小心将手指或食物送入口中,但一般情况这种侵入是不会成功的,除非是大量幼虫聚集在一起入侵(如用手抓挠头发、脸部)。即使进入了胃肠道,虫体也要经过胃酸的作用才被释放出来,此时如果未服用抗虫药物,幼虫就会因胃液不足而被消灭。但是,如果饲养者不注意手部的卫生,又给虫子创造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当宠物又去嗅闻、舔食手帕等带有虫体痕迹的物品时,虫子也就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并开始了新的寄生生活。 除了直接感染的外,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间接感染方式是通过感染的器具传染。比如,如果使用被污染的梳子、玩具、餐具等等,而没有仔细的清洗和消毒,就有可能使寄生虫粘附在上面,然后被小猫吃进肚子里。因为寄生虫必须依靠人体或动物体的组织维持其生命活动,所以一旦离开了活的有机体,寄生虫就无法存活。当然,采用高温蒸煮的方式也可以杀灭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