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间隔原理?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先摆结论,再解释原因。 结论: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能够维持半年以上,期间再次被犬类动物致伤,不需要注射疫苗。超过6个月,体内抗体水平下降,再次被打,需要重新接种。
原因:接种疫苗后,人体产生抗体,抗体是一种蛋白,可溶性载体,可以通过血液运送到全身,同时也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但是抗体不能通过大脑颅骨、血脑屏障(这点和免疫球蛋白不一样)在被动免疫制剂中,只有破伤风抗毒素可以透过血脑屏障。 但是,人一旦感染病毒,免疫系统就会被唤醒开始工作,体液免疫反应会产生各种抗体,细胞免疫反应也会增加T细胞的数量。这些反应是有毒性的,所以接种疫苗的人,在接种疫苗后至抗体产生之前,是处于一个易感的阶段,此时如果暴露于病毒下,是需要打针的,这个针就是破伤风类毒素或者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上述两类制品,虽然含破伤风类毒素,但经过高度纯化,毒性很小;并且需要足量才会达到有效作用,所以不必担心。 如果需要具体分析,需要了解疫苗接种程序,现在常见的破伤风疫苗有两种,一种是破伤风类毒素,另一种是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1.破伤风类毒素:分为吸附破伤风类毒素和无细胞破伤风类毒素两种。吸附破伤风类毒素是在吸附剂上保留破伤风类毒素活性,无细胞破伤风类毒素是被包被的破伤风类毒素,两者的区别在于包被材料不同,因此对破伤风疫苗所引发的过敏反应有防止效果。 按制剂划分,破伤风类毒素又可分为普通破伤风类毒素和精制破伤风类毒素。前者主要应用于新生儿和婴幼儿;后者主要用于成年人。
一般情况,初次接种者应接种精制型破伤风类毒素。对于已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且抗体滴度较高的受种者,必要时可于接触危险后接种一剂疫苗加强预防。目前使用较多的为精制破伤风类毒素,因其可刺激机体产生长期而较稳定的抗体,故适用于任何年龄人群。 一般来说,接种破伤风类毒素2周后,体内可检出抗体;3个月后抗体达高峰,抗体浓度呈碱性磷酸酶抗体减低或消失。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疫苗只能用于预防,不能治疗已经感染的患者。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破伤风类毒素还是破伤风免疫球蛋白,都属于被动免疫制剂。
被动免疫制剂的特点就是起效快,接种后可立即产生抗体,但持续时间较短。通常来说,需要反复注射才能持续起作用。另外要注意的是,由于药物本身的特性,它们并不能完全预防一切类型的破伤风,因为病毒的变异和药物耐药性问题的存在,都会影响疫苗的防护效果。
2.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是由破伤风类毒素诱导产生,并借助白细胞介导作用于靶细胞,使患者体内产生中和抗体,从而起到预防破伤风的作用。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能迅速高效地阻止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繁殖,其作用机制与破伤风类毒素相似,但不受疫苗类型(全菌体疫苗或类毒素疫苗)及疫苗剂量的影响。 对所有类型的破伤风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尤其适合于免疫功能受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