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怎么治疗?
建议:
1.去专业的耳鼻喉科,请专家看看听力损失的程度如何,是传导性还是神经性(这个做脑干诱发电位可以分辨出来),如果是传导性问题,可以配助听器,效果还是不错的;
2.检查耳道,看看有没有耵聍(也就是俗称的耳屎)堵塞,如果有大量的耵聍,可以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如果没效果好,请医生处理;
3.检查外耳道有无异常,比如说有无肿胀、疼痛、流血等情况,有的话,需要及时处理。 另外,还要排除中耳炎的情况。 希望对你有帮助!
建议:
1.去专业的耳鼻喉科,请专家看看听力损失的程度如何,是传导性还是神经性(这个做脑干诱发电位可以分辨出来),如果是传导性问题,可以配助听器,效果还是不错的;
2.检查耳道,看看有没有耵聍(也就是俗称的耳屎)堵塞,如果有大量的耵聍,可以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如果没效果好,请医生处理;
3.检查外耳道有无异常,比如说有无肿胀、疼痛、流血等情况,有的话,需要及时处理。 另外,还要排除中耳炎的情况。 希望对你有帮助!
治疗中耳炎要及时,不要耽误哦。
慢性中耳炎一般包括单纯性、骨疡性及胆脂瘤型中耳炎。临床上以反复耳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治疗较为困难,常可导致诸多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中医认为,中耳炎多因外感风邪,致卫气闭塞,清窍不利,邪毒滞留,蕴结生脓,或饮食不当,过食煎炸之品,致脾胃受伤,湿热内生,复感外邪,内外合邪,上犯清窍而成。治疗应以疏风清热、解毒通窍为主。
取穴:上耳门、听宫、翳风、下关、合谷,外感重者加风池、侠溪、外关,火毒重者加重楼。
操作:患者仰坐,医者以右手拇、食二指夹持1.5寸毫针,针尖挑向耳廓上方,刺入上耳门1∽1.5寸,有酸麻胀重感向耳内及面颊放射为宜;听宫穴直刺0.5∽1寸,翳风穴向外斜刺0.5∽1寸,同样要求得气而后行针;合谷穴直刺,接电针仪,并双向通电,使患侧面部肌肉尽量抽动为宜。风池、侠溪、外关用泻法;鱼际、太渊平补平泻;肩髃采用温针灸法。每5天1次,7次为1个疗程。
提示:治疗中耳炎要及时,不要耽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