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身上的真菌是什么?
犬的真菌病,是由犬小孢子菌属(Moniliopsis canis)、须状小孢子菌属(Trichostrongylus)和疣状小孢子菌属(Acanthospora)等引起的宠物常见皮肤病。其中以犬小孢子菌属所致的真菌性皮炎最为常见[1]。 犬真菌病的传染源主要来源于患病动物及其分泌物及污染衣物、器具等。当人体接触患有真菌病的动物后,如不彻底清洗皮肤,则可能发生感染;若患者使用过的医疗器械、生活用品被真菌污染,而未经严格消毒,则有可能导致发病。土壤、污水、空气也可能含有真菌,需要谨慎处理。
临床表现
1.皮肤病变 多呈对称分布,一般先发生在四肢下部或其他不易清洁处,逐渐蔓延到全身,出现大小不等的斑疹、丘疹或结痂,表面覆有鳞屑,自觉症状为瘙痒。严重的病犬因不断搔抓、啃咬患处,使皮肤破损、流脓或者结痂,甚至继发感染,引起不良后果。
2.黏膜发炎 当细菌侵入消化道时,可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和肠炎,粪便中有大量皮屑和真菌菌丝体;当吸入呼吸道时会出现咳嗽、流涕;当病菌进入眼结膜上皮细胞时,则会发生角膜溃疡。但上述表现多不明显且预后良好。
3.神经系统症状 主要是脑部受到侵犯所致,表现为精神沉郁、反应迟钝、步态不稳、行走偏斜、头痛、呕吐、腹泻、食欲减退,严重时昏迷、惊厥,死亡率高。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可以做出诊断。
治疗 对症治疗为主,及时修剪患犬的被毛,并保持局部干燥,以减少再感染的机会;可使用溶液浸泡患处或用稀释后的消毒剂擦拭,对于不能自主清理皮肤的患病犬,还应进行药浴治疗。同时,还应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避免重复感染。 对于严重感染和反复感染病灶的部位可给予特殊处理,如纱布蘸生理盐水擦净感染部位,然后敷上抗生素软膏,或以紫外线灯照射消毒等。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充足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是预防该病的关键。应定期为犬接种疫苗,以有效预防病原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