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会自己吐吗?
题主的描述里“想教它说话,但是不知道怎么办”和“最近它老是吐口水泡”两个内容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 为了便于分析,先给出结论。 八哥(及其他学话鸟类)能够自行模仿发音并得到提升,前提条件是外部刺激(声音)足够多、足够好;如果缺乏足够的练习机会,则可能无法学会说话。 但是,如果已经学会了一套发音,那么这套发音将会长期保留,即便之后缺少了额外的刺激环境,也不会完全忘记。
接下来简单聊聊“八哥吐口水泡泡”这件事。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八哥在玩耍的时候甩口水、吐泡泡,与学习说话根本无关。因为人(及多数哺乳动物)在玩或者情绪激动的时候,往往会下意识张开嘴巴,发出声音,并且分泌唾液——这些是生理反应,而非行为。 而八哥在学习新语音时,是绝对不可能张口发声的,否则舌头不会卡在喉咙里面出不来。所以此时所谓的“吐口水沫”“吐泡泡”,其实只是喉头运动(即通过喉头的伸缩运动将唾液滴入气管,形成“唾沫”),并没有真正的“吐”出来,因此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吞进”动作,所以自然不存在所谓“吞咽反射”的说法。
不过,虽然八哥在学习过程中不“吐”也不“咽”,但是其声带却一直在进行着无意识的发声活动。有经验的养鸟者经常使用手轻轻敲击金属碗边的方式,诱发八哥鸣叫,就是为了实现对声带的刺激(发声训练),以帮助八哥更好地学会说人话。
回到最初的问题。如果没有充足的语言和环境刺激(包括正确的发音示范、频率足够的重复训练、有效率的反馈矫正等),即使八哥会“呜哇乱叫”(学舌),也无法真正获得像人类一样流畅而准确的言语能力。相反,如果已经学会了某套发音,即便没有继续练习,这套发音也会储存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中,等待未来合适的时机可以拿出来用。这就是有些人“突然之间就会说话”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