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鱼听话吗?
罗汉鱼,俗称花罗汉、彩罗汉等 。原产于东南亚地区,主要分布于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该品种,目前主要在福建、广东等地养殖,北京、天津等地也有少量养殖。 罗汉鱼体色鲜艳多彩,头形多样,头部长有“瘤”状突起之物;性格活泼好动,聪明伶俐,对主人十分黏人,喜欢和主人互动玩耍。所以,不少家庭都喜欢饲养罗汉鱼作为观赏宠物。 但近年来,有人大量繁殖罗汉鱼用于商业化贩卖,使得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繁育技术,市面上的罗汉鱼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色素消退、头型退化等问题,影响了其经济价值。如何培育出颜色艳丽、头型完美的罗汉鱼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 在动物遗传育种学中,研究物种的表型特征首先需要测定基因型的分子标注。近年来,分子标记作为基因型鉴定的新兴技术得到广泛运用。与传统的染色体分类或基因测序方法相比,分子标记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分析快速等特点。
本试验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初步评估不同亲缘关系罗汉鱼群落的基因型差异。 实验材料 选取4个不同的罗汉鱼品系作为供试种群,分别为泰国虎头红罗汉(TH)、泰国虎头蓝罗汉(TB)、缅甸蓝罗汉(MB)及高头黄罗汉(GH),每个品类选择50尾个体作为实验材料。
将各品系实验材料基因组DNA提取后利用PCR扩增片段,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目的片段是否存在,通过观察判断个体基因型。 如果个体出现纯合突变型,则表现为两条带,一条为正常条带,一条为突变条带; 如果个体出现杂合突变型,则表现为三条带,一条为正常条带,两条为突变条带且长度不一样; 如果个体没有出现突变,则表现为四条带,其中两条为引物二聚体,其余两条为正常条带。 根据以上规律可以判定个体的基因型。
结果与分析 对4个不同品系的100尾罗
汉鱼进行DNA分析,每个品系经随机挑选50尾个体进行检测。 结果发现: TH基因型均为纯合突变型; TB出现3种不同的基因型:50%的个体为纯合突变型,36%的个体为杂合突变型,14%的个体为未突变型; MB出现两种不同的基因型:8%的个体为纯合突变型,92%的个体为未突变型; GH出现三种不同的基因型:12%的个体为纯合突变型,76%的个体为杂合突变型12%的个体为未突变型。 说明不同品系的罗汉鱼之间存在较大的基因型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