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的针尾病怎么治?
针尾病又名尾白病或尾烂病,通常由尾部受伤感染细菌后使尾鳍及臀鳍末端变白,病况恶化后尾巴末端逐渐烂掉,是孔雀鱼最常发生的疾病,尤以全黑的孔雀鱼好发,治疗上可口服或注射红霉素外,亦可使用外用硝酸亚汞或呋喃西林浸泡,通常很容易治愈。
孔雀鱼患病初期,尾鳍开叉处出现白色斑点,同时出现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等症状;病情加重后,尾鳍末端逐渐变白直至烂掉,其他鳍也会出现白点并腐烂,病鱼精神萎靡、食欲废绝,直至体质衰竭而死亡。
该病的病因比较复杂,一般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一是饲养容器不干净,或者在捕捉、运输时尾鳍受伤感染了细菌;二是水质恶化产生氨、亚硝酸、硫化氢等元素,或在饲养过程中换水不及时使水质老化,导致孔雀鱼产生应激反应,这时病菌容易乘虚而入;三是孔雀鱼在打斗时互相咬伤,使伤口感染发病,通常雄鱼患病率高于雌鱼。
该病是孔雀鱼危害最严重且发病最广的疾病,在孔雀鱼其他疾病中,如烂肉病、充血病等,只要不蔓延到尾鳍,也可归于此类。治疗该病需注意标本兼治,一方面要用抗生素类药杀灭病原菌,另一方面要改善养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