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变黑了该怎么办?
鹦鹉鱼的身体为银白色,体侧有许多不规则形状的深蓝色斑块,具有很明显的层层叠叠的皱纹。口歪斜,突出,酷似鹦鹉而得名。成鱼两颚,成鹦鹉状前突,体侧褶皱如蛇皮状,口裂斜,可完全闭合,吻长而尖,尾叉形。幼鱼吻部短圆,成鱼的吻因其啃食珊瑚的习性会被磨得很长。
光照不足也会导致鹦鹉鱼出现发黑的想象,所以平时一定要保持光照的充足,可以准备一盏灯,每天给予鹦鹉鱼光照,注意喂食不要过度,保证水质清洁,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鹦鹉鱼的黑色会消除的。
鹦鹉鱼适宜水温22℃至25℃,水质弱碱性。喜食附生藻类及小型甲壳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也喜食人工饲料。雌雄鉴别比较容易,通常雄鱼的体型和色泽要艳丽很多,体长可达30厘米左右。雌鱼体型略小,鱼体颜色也较暗淡。该鱼的繁殖属于口孵型,繁殖水温26℃。在人工养殖的水族箱内,当发现成熟的亲鱼成对出现后(通常母鱼较小并停止进食,雄鱼较急躁),可将它们一起移入产卵缸。产卵缸的大小为120Cm×40Cm×60Cm,水温保持在26℃~28℃,水质清洁。缸底铺上10Cm厚的河沙,里面埋设一些较粗糙的岩石板。雌亲鱼会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在岩板上产卵,产卵期间雄亲鱼负责驱赶外敌和授精,产卵和受精活动交替进行。产卵和受精完成后,雌亲鱼会把岩板上的所有卵搜集到口部并游向深水处。
雌雄亲鱼换班休息,保证鱼卵始终处于口孵保管状态。一周之后小鱼出世,双亲护子4、5天后便可以人工喂养。鹦鹉鱼的食物很杂。它不仅吃藻类,而且也吃珊瑚和小型甲壳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