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翅膀脱毛怎么办?
鹦鹉的体羽的生长周期一般是5-7个月。在漫长的过程中,羽毛的生长与更换是在随时进行的。换羽是鸟儿正常的生理过程,旧羽掉落,新羽长出。老羽与新羽将并存,直到老羽逐步脱落,这一阶段就形成了换羽期。每个羽毛都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的供给,处于快速换羽期的宠物鸟,由于新羽生长的消耗,体能会有所下降,免疫系统也会变得脆弱,特别需要全面的营养和护理。
在鹦鹉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除少数幼鸟外均有正常的自啄行为,以清理难以触及的羽毛和皮肤区域。在换羽期间这种自啄会更加频繁。而自啄羽是不正常的自嗜反应。自嗜行为的鹦鹉往往选择一些长的或是刚萌发的羽毛作为侵害的目标,在拔毛之前先表现异常行为,比如身体扭动、歪头,然后用脚抓住或用喙夹住毛发。一些鸟会很快完成这个行为,然后立即重复这个行为。而有的鸟却要花费很长时间来拔一根毛,然后再慢慢开始着手拔下一根毛。这种拔毛经常引起正常皮毛的损坏和皮肤损伤。
鹦鹉拔毛行为的原因有:营养缺乏、体内寄生虫、羽虱、外伤、感染、过敏、神经性疾病(脑内疾病或肿瘤)、心理性疾病、转群应激以及饲养不当等。在所有的拔毛宠物鸟中,90%以上是由于该鸟生活中的不良环境和/或是心理因素而诱发的。在临诊中我们应特别注意这一点,并在采取治疗措施前予以分析、排除、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