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屎是白色的是怎么回事?
眼屎,实际上是指人在睡眠过程中眼睛边缘的分泌物和脱落的上皮细胞、尘埃等混合在一起形成的。 这些分泌物是由位于眼内角膜和眼结膜上的腺体分泌的。当眼睛受到感染时(例如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急性结膜炎),腺体的分泌量会增加,以保持眼睛湿润并有效地冲刷和溶解进入眼睛的灰尘和微生物。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不眨眼睛或者猛揉眼睛,眼屎就会聚集在眼角处,形成“眼屎”。 有时候,由于鼻泪管阻塞或者鼻黏膜发炎,眼泪无法通过正常的管道流出眼球,就会积聚在眼睛里面,而这种情况往往会在我们醒来的时候出现;也有的人因为晚上喝水太少,睡前又没清洗眼睛,第二天醒来眼睛就有很多眼屎。这些都是比较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注意清洁就可以了。但如果眼睛总是有很多眼屎,就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了。例如,患有白内障的病人,由于晶状体蛋白变性而引起眼屎增多,这种变化在白天光线强的时候并不明显,但夜里光线弱的时候就显得很明显。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也可能导致眼部组织发生病变,使眼睛抵抗力下降,容易得结膜炎或角膜炎,也会使眼屎增加。
如果眼屎突然变多,而且伴有视力模糊、眼睛疼痛、畏光流泪等情况,可能的原因有: 1.眼睛进入了沙尘或者进了睫毛刺激眼睛引起的反射性流泪,这时候不要用手去揉眼睛,可以用干净的湿巾轻轻擦眼睛;
2.眼部炎症,比如结膜炎、角膜炎等疾病,可以用抗菌药物治疗;
3.血管翳,就是眼睑周围的脂肪垫受到感染产生的炎性反应,表现为眼睑皮肤肿胀、发红,严重的话会溃烂,这时需要静脉点滴抗生素治疗。 但如果是长期大量的眼屎,并且合并有眼睑湿疹、眼球结膜充血或者眼睑水肿的情况,就要小心是否是全身疾病导致的了,这时需要及时就诊,查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