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小鳄龟是深水龟么?
北美小鳄龟虽然是鳄龟科中体型最小的一类,但它们在原生水陆环境中依然要面临各种体型比它们大得多的捕食者威胁,包括各种水蛇、水鸟、各种淡水龟、其他种类的鳄龟,以及一些体型较大的掠食性鱼类、水生哺乳动物等等。因此,北美小鳄龟演化出了一系列行为上的防御机制,其中一项就是潜伏在水底淤泥表面,只将鼻孔和眼睛露在表面。这些行为在它们的人工饲养环境下依然能够观察得到。北美小鳄龟并不会主动游向水底,在静止状态下,它们总是会倾向于漂浮在水面,而这一点从北美小鳄龟的甲壳形态和身体构造上就可以体现出来。如果将一只北美小鳄龟放在1米深的水族箱内饲养,我们不难发现,即使没有任何外力的作用,北美小鳄龟也会一直非常慵懒地漂浮在水面上,而不可能“一直游在水底”。如果这个时候在北美小鳄龟所在的养殖环境里放入一条大口鲶,那么北美小鳄龟就会立刻沉底,找一处有淤泥的地点趴下来,然后用鼻孔和眼睛以上身体部位埋入沙土中来保护自己。这个过程中,北美小鳄龟不需要任何努力就能沉入水底,这也是它甲壳的重心所在,而北美小鳄龟在沉底以后所采取的埋入泥沙中的行为方式也决定了它不可能也不会在水底游动。
对于北美小鳄龟的饲养者来说,如果为北美小鳄龟建造一个人工洞穴,让北美小鳄龟在白天尽可能多地进入人工洞穴内,模拟北美小鳄龟在原生水下河湾中趴在洞穴内的行为,这样既可减少北美小鳄龟在水面上漂浮而导致的疾病风险,又能够增加北美小鳄龟的活动量,同时让北美小鳄龟的人工饲养环境更接近原生环境,有利于北美小鳄龟始终保持良好的体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