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蒙古有哪几种犬?

权红梅权红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沙皮犬。在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犬种。有较明确的文字记载:“在辽国契丹人宫廷中(公元907-1125年间),有沙皮犬,善搏狮子豹子”等猛兽,在后来的明代(1386-1644)及清代(1644-1912)的宫廷和贵族官第中为守护犬。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内出土的唐墓壁画上, 有一幅犬猎图,墓主人就是唐代契丹人。画面上一条短嘴大眼的黑犬,正衔着一只野兔送到墓主人面前。该犬的嘴和眼的特征, 与沙皮狗十分相似。

灵缇犬。古时称“细狗”、“猧儿狗”、天犬。北魏《齐民要术》中有“细狗逐兔”,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羽篇》记载:“猧儿出高丽及新罗,骏犬也,能逐鹿鹿乃倒”。说明当时细狗主要用来捕猎兔子和鹿,而且有很突出的能力。“细犬”一词也较准确地道出了此犬的特征,其身材虽不大,但肌肉结实、骨架紧凑,身体挺拔细长,腿脚修长而速度快。在内蒙古巴林左旗出土的辽墓壁画中, 有许多场景都见到这种犬与主人随行或从猎的场面。 在《御龙图》中,一条黄毛细狗,随皇帝去海上骑龙游玩,画面上的这种犬的毛色、嘴型、额上有倒八字纹等等 ,都是灵缇犬的特点。

猎狐梗(西高地白梗)。在辽墓壁画中也多见到一种短嘴、厚毛、额上有倒八字纹的小狗随侍在主人身边。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出土的辽墓中有一幅壁画,画面中共有五条小狗,毛色黑、黄各半,头短,颈粗,耳小而立,躯干粗壮,短尾上翻,足黑,额上有倒八字纹。其特征与猎狐梗几乎一致。

寻血犬。这种犬在辽金时期内蒙古地区的壁画中也时有发现 ,有的作护卫犬,有的随主人从猎。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上勿力民屯出土的一座辽代壁画墓中, 一幅“牧群图”中,画面的左下方,有二人牵牛而行,前面有头小牛犊。牛群后面是一条毛色灰黑,嘴狭长,眼大,长耳、长身的犬在护卫。此犬与寻血犬十分相象。

德国狼犬。在辽代的内蒙古地区壁画中,也多处可看到类似德国狼犬,毛色黑、黄各半,嘴狭长,颈粗,耳小立,躯干紧凑,尾短上翘,动作矫健奔放,显然是护卫犬或从猎犬。在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庙子乡出土的辽墓壁画中也有此犬。

博美犬。在内蒙古宁城县辽代壁画墓中见一幅“舞马献食图”,画面中间有一只毛色纯黑,身体娇小,头顶有卷毛,长毛披拂似“裙裾”,短尾巴向上翻的犬,在马腿下仰卧。这种犬正是今日的博美犬。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