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疾病的人能养狗吗?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常识,即狗狗体内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并不都是有害的。 它们其中一部分是条件致病菌(平时不引起发病,某些条件下才能引发疾病),另一部分则是肠道中的正常菌群,这些有益菌维持着胃肠道的生态平衡,在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 因此说“宠物身上的致病菌可能会危害健康”并不准确,应该说是“体内外正常的微生物群落可能因环境变化而危及人类安全”。
那么问题就来了,对于自身免疫功能较差的人来说,饲养宠物是不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呢?答案是肯定的。 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免疫系统出现问题(免疫缺陷/免疫抑制剂治疗)和感染炎症是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指机体抵抗外界病原体入侵的能力较低。后者则是指身体有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等情况的存在。
无论是先天性的免疫功能差(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人群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还是因为使用人免疫球蛋白等药物导致人体出现暂时性免疫功能低下,有这些情况出现的人都存在被病原体感染的危险,但未必一定会发病。 然而,对于长期患病的虚弱者来说,一旦发生细菌性感染,由于人体的防御机制受损,往往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对那些本身具有潜在致病性的细菌而言,此时它们就有可能利用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机会,从而诱发疾病发生。
比如,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人如果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很容易出现消化道溃疡,此时如果进食不当或者有外伤,容易引起幽门螺杆菌感染。这种细菌一旦侵入人体,如果在胃酸浓度降低的情况下,就可能突破胃的屏障,进入人体繁殖,产生相应病变。 又比如说,异位性皮炎的患者因为全身免疫功能下降,对皮肤的保护作用减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受到真菌、细菌的感染,从而引起皮肤炎症反应。
除了注意合理用药以外,注意日常生活的卫生也很重要——特别是对于有宠物的情况,更需要做好宠物的清洁工作。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免疫功能低下所导致的风险,指的是某些特殊情况下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容易入侵机体并发生感染的风险,并不意味着你在平时随便摸摸宠物,或者跟它们一起玩耍就会怎样。 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小孩子)而言,接触宠物后好好洗手,保持个人卫生,并不会带来什么问题;相反,如果不理睬宠物,把它们关“禁闭”,反而可能造成它们的心理伤害,使它们变得焦虑、抑郁,从而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